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西湖的美景
苏轼在这首《浣溪沙·毕竟西湖六月中》中描绘了西湖在六月份的美景。在这个时候,西湖的风光已经与四季不同。苏轼所描写的西湖是翠绿的、静谧的、清凉的,这些都使得六月份的西湖更加迷人。
西湖的历史
西湖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历史文献中,有记载称它为“西子湖”,还有诸如“三天下第一泉”、“百岛之池”等美誉被列传于各种文学史籍中。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写下“小娟家住隅,巫山一段云,云里九折河,腰带十三城”的咏史诗。宋代以后更是成为文人墨客游赏赞佳的胜地,迄今流传下来的各种台阁亭榭多是宋代时建造、名人墨客流连的痕迹。
苏轼与西湖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是西湖文化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苏轼曾经担任过杭州通判和湖州知州两个职位,因此对西湖及其周围的美景极为熟悉。苏轼喜好游山玩水,尤其喜欢游览西湖,在他的诗词中也常常营造出一种轻盈、唯美的意境。如“半夜雷声雨声,而我在西湖北山下,赏月光。”(《临安春雨初醒山与水皆惊》)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平淡而又深邃的诗意和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渴望。
西湖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便是“三潭印月”,由于是苏轼的题材而被广泛传诵,而为三潭印月画旗者不少。“三潭印月”之名由来,据说是因为在明月下莲花荷塘上形影重叠的三个岸榭形成了一个月牙形状的倒影,在水中如印相印,故而得名“三潭印月”。毕竟西湖六月中,苏轼所描绘的美景中也包括了三潭印月的倩影。
西湖的美景自然、具有历史和人文的气息,这是每一个到访这里的游客都可以感受到的。毕竟西湖六月中,正是西湖秀美和浪漫之美的完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