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称,从2023年起,定期存款的利息将被纳入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之内。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那么,2023年定期存款要交税吗?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
什么是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指的是存款人将一定数额的钱存入银行规定的时间内,到期后再取回存款本金和预先约定的利息的一种储蓄方式。其特点是安全可靠、收益率稳定、期限自由选择等。目前,在我国,定期存款的存款期限一般分为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和三年等,存款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存款期限。
为什么要征收定期存款利息税?
定期存款利息税是个人所得税的一部分,旨在提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效率,缩小正负收入差距,增加税收收入。这项政策的推出将进一步推进我国税制改革,促进税源稳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财政支持。
定期存款利息税如何计算?
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2023年起,个人通过定期存款所得的利息将被纳入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之内。具体计算方法为:从个人所持定期存款的1月1日起算,以每年末公布的基准利率进行计息,按照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进行纳税。可以看出,这项政策的征收方式类似于银行储存款利息税等其他税项。
综上所述,随着2023年定期存款利息税的推出,定期存款将不再是一种免税的收益方式。然而,这也将助力个人所得税征管的完善,并推动财政收入的增长。因此,定期存款仍然是一种非常值得选择的投资方式。